
红楼梦读后感汇编10篇
当认真看完一本名著后,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,不能光会读哦,写一篇读后感吧。到底应如何写读后感呢?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红楼梦读后感,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。
红楼梦读后感1我最开始看《红楼梦》的时候是10岁,但是我当时没有认真看只不过是大概地看了几章。不过我现在12岁了,随着我年龄的增长,我渐渐地想看《红楼梦》了。看了曹雪芹的生平以后,我发现他对这本书倾注了无数年的心血。《红楼梦》里每个人物刻画的都不同,比如:多愁善感的林黛玉、不通世务的贾宝玉、泼辣的王熙凤、圆滑的薛宝钗、心直口快的史湘云、心地善良的李纨……这些人说也说不完,可见曹雪芹先生是多么的厉害让人物特点都不会重样。
《红楼梦》其实主要讲大观园里这些小姐们的日常生活,至少我是这么认为的。林黛玉的母亲贾敏去世了以后林黛玉投奔了贾府。贾府又分荣国府和宁国府,反正都是亲戚一有什么宴会两个府的小姐、太太、姨娘、丫鬟们也都互相往来,贾琏还娶了宁国府贾珍的妻子尤氏的母亲改嫁以后的妹妹尤二姐呢。还有刘姥姥进大观园,刘姥姥其实是和贾府八竿子打不到的亲戚,但是刘姥姥的家境贫寒,她自然要去荣国府碰碰运气。看看那些人认不认她做亲戚,好的是给她些钱,坏的也顶多把她赶出去。这样的赌一把也亏不了多少。我最喜欢的人是李纨,因为她心地善良。赵姨娘是人人讨厌的人,连自己亲生女儿都诅咒。
但是当她在铁槛寺中邪的时候,贾政没管她,王夫人没管她,薛宝钗心善,让周姨娘伺候一下她,这个时候,李纨站出来照顾她,虽然李纨自己也很讨厌她 ……此处隐藏5709个字……部皆是精彩绝伦,而作为一个女孩子,前三部对我而言没有多大兴趣,它们涉及到了军事、政治、神话,所以最吸引我的则非名著《红楼梦》莫属了。
名著《红楼梦》带着忧伤、凄凉的气氛,让人常常想落泪,而里面的诗词之多又让人不得不折服其下,怪不得有那么多的人在研究名著《红楼梦》。
故事讲的是一个家族的兴衰,一个家族的大小故事。主人公为贾宝玉,他应该说来是一个柔中稍稍带刚的男子,他的柔有部分是因为环境所致,他们家上上下下几乎都是女性,掌管全家的又全是女子,自然而然地就应了一句话“近朱者赤,近墨者黑”。他们的家族是因为他们家中一女子进宫当了皇帝的宠妃而盛起,于是他们天天吟诗作乐,而其中又有两女子非提不可,那便是薛宝钗和林黛玉。林黛玉生性猜忌,多愁善感,可贾宝玉偏偏就是喜欢她,她身子弱,老祖宗看不上她,便骗贾宝玉与薛宝钗成亲,林黛玉闻讯气死,而当贾宝玉揭开喜帕发现并非林黛玉,而林黛玉又身亡,悲痛欲绝,出家当了和尚。
这里的是是非非是“剪不断,理还乱”,让人看到古时婚姻的纰漏,它们往往全有父母处理,什么“指腹为婚”,更为可笑的是,他们有时从未见过面便稀里糊涂地成亲了。而且古时女子争着要进宫,因为那样可以使家族富贵,可皇帝有上千嫔妃,得宠一时,没多久又要冷清了,又何苦进宫呢?皇帝姥儿们饮酒作乐,衣食无忧,而老百姓则是吃了上顿没有下顿,生活之苦让人难以想象,也怪不得有了一次又一次的起义“造反”了,祸害之缘还是在于皇帝身上啊。这一出出的悲剧让人心寒而又愤怒,让人不由得痛恨起古时的苛捐杂税,它们把老百姓一步一步往火坑边上推,真让人深恶痛疾。
名著《红楼梦》一书让我时而高兴时而忧伤,时而愤怒时而感慨万千,也让我想了很多,或许吧,事事不能完美,而人也如此。